杨安镇:党员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杨安镇扎实推进主题党日创新、村级党校建设、线上线下培训

□本报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郝坤孙素贞

10月25日,杨安镇驻济流动党员党支部、党群服务站、乡贤驿站、驻济人才联络站、驻济双招双引服务站在济南同时揭牌成立。“来济南创业20多年了,户口和组织关系都在老家,来回参加党组织生活多有不便,现在终于找到了组织。”杨安镇在济流动党员王道清激动地说。

杨安镇共有镇直党员119名、农村基层党员1096名,流动党员240名。近年来,该镇切实抓好党员教育保障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党员教育资源的归集整合、集成优化,为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

主题党日到田间

10月15日,王屯村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了田间地头,全体党员到乐陵市溢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群众收辣椒。王屯村村民王爱勇感激地连声道谢。杨安镇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员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除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在自选动作的选择上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将党员知识竞赛、双招双引等内容贯穿其中;开展植树活动、走访贫困户、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通过参加擂台赛,晾晒比拼发展集体经济成效,我开阔了思路,学到了经验。 ”10月28日,在杨安镇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大比武”现场,王洪路村党支部书记王绍华说。

镇党委“摆擂”、支部书记现场“比武”是杨安镇创新乡村振兴工作考评、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全镇82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就党建基本知识及当前“重点任务攻坚年”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谈成绩、揭短板、提措施、谋发展,各抒己见。“通过‘比武打擂’,真正实现了展示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找到差距不足,起到了激先敦后的作用。”杨安镇党委书记蔡文峰说,镇党委把党员教育管理的理念、内容、方式、成熟经验与成功做法进行系统总结,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了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村村有党校

每周五早上8点半到9点半是杨安镇“小镇课堂——领导干部上台讲”的集中学习时间,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带党员开展意识形态学习,学习结束后进行党建测试和专题培训。

杨安镇党员群众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党员平时忙于具体事务,集中接受党性教育的时间不多、质量不高。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杨安镇党委把建设乡镇党校作为新形势下建强基层堡垒、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制定培训需求清单,让农村党员在家也能接受党性教育。“老师定期来送学,为我们解读国家政策,听了很有收获。 ”10月30日,前石村党支部书记石海岗感慨地说。

目前,杨安镇村村有党校,其中9处规模较大,可容纳百人以上。师资力量包括镇领导班子、第一书记、党建特派员和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各村级党校每季度围绕村级发展等主题开展。村级教学点课程内容既有理论宣讲,又有现场教学,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让教学接地气,又充满活力,目前,这种培训新模式正逐步成为全镇基层党建的新载体。

线上线下齐发力

10月15日,一场技术服务专题授课在杨安镇新农村发展学院举行,来自德州学院和德州市杏林学校的老师围绕干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员持证上岗等内容进行授课,辖区企业代表、种粮大户、村支书代表参加了培训。

杨安镇树立“抓党建、促发展、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产业优势,结合各党支部实际情况为党员干部量身制定学习内容和活动计划,同时推广运用“初心·领跑”可视化党建系统APP,优化党员教育网上阵地,通过互联网线上教育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线下传统教育方式稳步推进,全镇各党支部聚焦乡村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在政治引领、示范带头、破解难题上务本务实,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

各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王屯村的乐陵市溢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辣椒、大蒜等调味品原材料种植;前石村合作社的养殖基地,以“种鹅养殖+糯玉米+农业企业合作”模式建设了种鹅孵化基地,探索鹅苗孵化供应的合作模式;万安居社区党校探索的社区建设,在人居环境提升、社区居民自治、党员设岗定责、红色物业打造、美丽家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