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冀鲁边红色资源全力推进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于斌 通讯员 郝坤)近日,《山东党史》2020年第2期刊登了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的署名文章《深入挖掘冀鲁边红色资源全力推进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冀鲁边区的革命精神内涵和全力推进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3方面,全方位展现冀鲁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加快融入全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持续提升冀鲁边品牌影响力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举措。
  文章指出,冀鲁边区抗战是最艰苦、最残酷的抗战,为山东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同时也孕育形成了冀鲁边“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冀鲁边区创造了山东抗战历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个抗日民众团体和武装、第一个抗日武装起义、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山东抗战第一枪。这一个个“第一”,充分体现了冀鲁边区军民敢于争先、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国家危亡之际,冀鲁边区社会各界精忠报国一致抗日。不仅有散尽家财的开明乡绅、潜伏敌穴的“两面村长”,更有熠熠生辉的革命母亲英雄群体。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边区成为华东战场稳固的大后方。平原作战,与山区相比,更为艰苦和恶劣,冀鲁边区是全国仅有的两处坚守下来的平原抗日根据地之一,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斗争多么残酷、牺牲多么巨大,冀鲁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不屈不挠,艰苦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革命阵地。冀鲁边区各级党政军高举抗日旗帜,不惧牺牲,输送万名官兵转战鲁西南,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参军、支前近百万人,5000多名干部南下,为新中国政权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文章强调,我市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为先,把稳发展之“舵”。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的原则,制定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基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健全组织机构,把基地办事机构纳入乐陵市机构事业改革范畴,成立乐陵市委直属事业正科级单位——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把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市委重要议事日程和全市协同发展综合考评体系。深挖精神内核,围绕“讲好冀鲁边故事、弘扬冀鲁边精神”,发起成立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创办《冀鲁边》会刊,举办“重走先辈路·再续枣乡情”红色论坛,实地采访冀鲁边区红后代,推动冀鲁边精神常讲常新、常教常新。定型教学脉络,立足主题性、系统性、特色性和时代性,形成党性教育理论架构,构建教学体系,活化培训形式,建强师资队伍。
  文章指出,要不断拓展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办学空间,提升冀鲁边品牌软实力、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加强与冀鲁边区24县的红色资源联合开发,为抢救、开发、传承冀鲁边精神打下坚实基础。与济南、滨州、沧州等地党史研究部门和红色培训机构合作,推动教学路线外延和内涵拓展。立足培育品牌、提升品位,实施冀鲁边品牌擦亮行动,争取省委党校、省直机关工委支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后,有40多个省直单位到党性教育基地考察调研、学习培训,冀鲁边精神被社会各界广为认同,基地成为德州唯一申报省委组织部备案的党性教育基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