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实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养殖户乐享政策红利——“养牛有补贴,干着更带劲”

□本报记者于春芝本报通讯员贾鹏崔昕梁廷强

“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今年有89头产犊母牛,可以拿到13万元的补贴款。”11月16日,乐陵市犇腾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文志高兴地说,有了这笔钱,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外购母牛、自繁扩群,基础母牛增加到了500头。

犇腾牧业成立于2013年,位于铁营镇西堡村,从最初的15头牛发展到现存栏肉牛1100头,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我市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

“去年下半年开始,牛肉市场价格低迷,养牛利润降低,正在犹豫今年能否扩大规模时,畜牧中心特聘繁殖专员找到我,把政策一讲,我算是吃了‘定心丸’。”韩文志表示,按照肉牛增量提质项目的补贴政策,一头母牛产犊后补贴1500元左右,这基本上解决了一头牛半年的饲料问题,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公司的效益有了保证。

好政策惠及有规模的养殖场,如何让普通养殖户也得到实惠?为此,乐陵市将全域内所有基础母牛养殖户纳入补贴范围,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不断强化宣传培训,建立起一支“牛队伍”,既负责宣传好政策也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养牛和种地一样,都能拿补贴,咱养牛更带劲儿了!”让郭家街道大张村养殖户张海伦没想到的是,养牛不仅有补贴还有技术保障。得益于我市设立的家畜繁殖专员试点,特聘繁殖专员上门为他提供肉牛品种改良服务,并讲解肉牛饲养技术。

按照县级有繁殖技术专家组,乡级有特聘繁殖专员,养殖场有繁殖员,全市目前已经构建起布局合理、服务到位的人工授精技术支持网络体系,36名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上门服务、技术指导。

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焦万胜介绍,通过项目实施,养殖场(户)饲养母牛积极性大幅提高,新增肉牛养殖户193户,能繁母牛存栏比2022年底的14253头增加了1767头,能繁母牛存栏增长12.4%,犊母牛存栏增长40%以上,全市肉牛品种改良率达95%以上。

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市结合肉牛产业实际,采取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方式,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和技术专家组,专心服务“牛产业”。同时落实资金支持,搭建“牛平台”。通过申请获得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建设肉牛增量提质信息平台,完成了肉牛植入式电子耳标、肉牛信息监管平台的招标采购,实施过程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基础信息可追溯。购置移动终端、电脑储存、打印设备,为基础母牛和犊牛核查、档案资料收集和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眼下,全市肉牛饲养场(户)均建立“11123”工作台账,即“一张核查表、一张任务书、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两次核实录入、三次最终审核确定”,并以此为基础,拓宽基层畜牧兽医网格化监管服务体系,创新实施“看、查、录、核、审”五步工作法,规范工作流程,夯实工作基础。

做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我市坚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完善“牛产业”,充分利用乐陵希森“鲁西黄牛”品牌效应,提升我市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加工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养殖场(户)通过代加工的方式,推进肉牛集中屠宰、开设牛肉店,促进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增加养殖效益。

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石辉表示,畜牧业既是事关稳产保供大局及养殖户增收创收的民生产业,又是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环保产业。我市作为传统的畜牧养殖大县,将继续坚持稳定规模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结构优化与生态安全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畜牧产业绿色高质健康发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