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需求 办好每件实事

——大孙乡深化乡村治理,补短板解难题

改造提升后的大孙乡卫生院药房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贾鹏张梓琪

“没想到我们吃水的事儿乡里领导这么重视,以后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11月20日,看到施工队正在大孙乡水晶官庄进行水管管道改造,村民杨希志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大孙乡政府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短板,在健全治理机制、丰富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成效上下功夫,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解决群众吃水难题

记者走进杨希志家时,他正在收拾自家的小院,准备一家人的午饭。杨希志介绍,以前,每天只有早上8点到下午6点是供水时间,而且还经常停水,特别不方便,吃的水都不够用,衣服也不敢勤洗。现在接上自来水太方便了,什么时候拧开水龙头什么时候都有水,吃着也放心。

今年6月,刚刚到任的大孙乡党委书记范敏发现全乡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解决吃水难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大孙乡群众吃水存在水价高、不能24小时供水、经常停水等问题,有的村民自己打压水井,有的村民到外村拉水。

大孙乡政府向市里汇报这一情况后,市政府按每户1050元进行补贴,每户再自筹资金300元。截至目前,大孙乡共筹集改造资金165万元并全部上缴财政,现有10支施工队同时进驻大孙乡,对全乡自来水实施改造。

“虽然有的地方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很大,但是为了不耽误群众用水,我们安装队工作人员热情都很高,从早上7点开工到晚上7点收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安装队队员李来平讲道。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武家村耿燕春患有风湿病,在大孙乡卫生院的中医堂进行针灸治疗。她说:“我们乡的卫生院现在环境好多了,不仅床铺干净整洁,治疗方式也比以前多,有熏艾、扎针、拔火罐,才看了三四天,我关节疼的毛病就缓解了不少,医生的服务也很好,有病就近来卫生院看特别方便,不用再跑远路去别处。”

针对原来卫生院病房少、就医体验差等问题,大孙乡政府对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提升,对卫生院现有楼房、平房的围墙重新进行粉刷,清理南北侧平房,改为病房及门诊科室,并对内部环境进行改造提升等。

除了就医环境的改善,大孙乡卫生院还规划新增了妇科、心电图、B超、多普勒4个科室,新增病床12个,群众住院难问题得到缓解。同时重新安装升降杆式大门,规划停车位,升级后的卫生院设备更为齐全。

范敏介绍,现已在大孙乡政府南700米选址建设新的卫生院,按照一级甲等标准建设,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拟建设5层医疗综合楼,项目预计到2022年10月建设完成。

土地流转助集体增收

“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地租金1000多元钱,哪个不乐意?”何吕王社区居民吕建磊说,土地流转了就不用操心种地的事了,还能带孩子,打零工挣点生活费。

把土地流转给企业,是大孙乡政府为何吕王社区找到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位于大孙乡西部的何吕王社区由3个自然村合并组成,乡政府把美丽家园与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与就业问题共同考虑,于去年将何吕王社区2700亩土地流转给嘉立荷(山东)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鲜奶生产、巴氏杀菌乳加工销售、牧草种植、微生物有机肥生产、畜牧观光牧场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积极探索奶牛养殖废弃物的有机利用,利用奶牛场粪便添加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微生物发酵有机肥料,节省了资源,兼顾了经济与环保,实现了废弃物的高效利用。

今年何吕王社区又向嘉立荷牧业公司流转了2300亩土地,年可为集体增收27.2万元。

“我们将持续聚焦当前重点难点工作,进一步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坚持把‘当下做’和‘长久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好前期工作的跟踪问效及后续工作的谋划发展,切实推动问题解决。”范敏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