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街道井家村村民耿和生——住上楼房,我的气管炎好了

“第一次见到这套房子,我就喜欢上了,迫不及待搬了进来。现在的冬天温暖又干净,家里温度超过了18摄氏度。 ”1月25日,记者一走进市中街道井家村村民耿和生的家中,就感受到冬日阳光的温暖,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洒满了客厅,让整个家都明亮温馨起来。

66岁的耿和生一边带记者参观房子,一边历数着搬上楼房的各种好:“这个房子大,光客厅就比以前的房子还宽敞;在黑屋子里住了大半辈子,现在越来越感受到,能见到阳光的房子真舒服;过去的平房没有暖气,也不通天然气,做饭只能换煤气罐,新房水、电、气、暖齐全,冬天暖气很暖和,我的气管炎都没再犯……”圆了楼房梦的耿和生,对党委政府的棚改惠民政策有说不完的感激。

耿和生一家住的新楼房,是我市2016年以来推进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所建设的。在工作推进中,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与民争利,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风貌,改善棚户区群众居住环境。正是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2016年得知棚户区改造的消息后,耿和生第一批就签了约,2017年中秋节如愿搬进了楼房,2019年春节已经是他在新房子里过的第二个春节了。“现在我们井家村共有900多户棚改居民搬进了新居。去年市里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听说井家棚户区三期、四期安置项目今年7月就能交付使用了,那边的井家五期项目建设也很快,还出现了四天盖一层的‘井家现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村民像我家一样住上新楼房了。”耿和生指着不远处正在加快建设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称赞道。

让耿和生由衷赞叹的,不仅有党委政府的为民理念,舒适便捷的新房,还有小区里完善的环境。“市政府加强公共设施配套,采取集体供暖,小区物业费由村委会出,大家住得很舒适,日子一年比一年更红火了。 ”耿和生高兴地说,窗户上新贴的大红色窗花,映红了他的脸。

□本报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郝坤张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