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灰霉病防治技术

    一、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尖端枯死,后扩展到幼茎缢缩变细,从病部折断枯死;真叶感病由叶边向内出灰霉,以后病部腐烂。成株期发病幼果残留枯花瓣处以及果蒂周围部分先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凹陷变成暗褐色腐烂,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
    二、发病规律
    病原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大棚内分生孢子飞散进行传播蔓延,开花后侵染花瓣,再侵入果实引起发病。病菌发育适温20℃,分生孢子及菌核形成适温15℃~20℃,连续阴雨、棚内低温高湿、通风不良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1)生态防治。晴天上午棚温升到33℃时开始放风,保持棚温25℃~28℃。下午棚温降到20℃时关闭大棚,夜间棚温保持在17℃左右。阴天开门通气,形成不利于灰霉病发生的环境。
    (2)农业防治。畦面采用地膜全层覆盖,阻止子囊盘出土。茄子幼果瞪眼后,花冠尚未萎蔫下垂之前,轻轻地摘除果面花瓣,能有效阻止病菌侵染果实。发病初期摘除病花瓣、病果、病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发病后要适当控制灌水,灌水宜在晴天早晨,采取膜下滴灌,避免大水漫灌。
    (3)药剂防治。定植前用50%多霉灵或65%甲霉灵800~1000倍液喷洒幼苗;花期配制防落素或2, 4-D液蘸花,加入腐霉利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蘸花或涂抹;发病初期喷洒40%施佳乐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500倍液,或65%甲霉灵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每5~7天1次,连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扩展。连阴雨天气,在傍晚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或15%腐霉利熏烟,每亩200~250克,次日通风,每隔4~5天1次。 (山东科技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