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户农民喜领900万元订单收益

梁希森为喇嘛板村村民发放订单收益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于斌 通讯员 杨占忠 张帅)“去年我一共承包了2个原原种繁育大棚,今年就领到3万元订单收益。靠着这些大棚,我们村和村里的贫困户都摘了帽。”4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喇嘛板村村民翁爱林说。
  4月的商都县,冬日的寒冷还未散去,但在位于该县的希森马铃薯组培中心大厅内,却是一派火热景象。当日,乐陵企业——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举行2020年订单收益兑现仪式,喇嘛板村114户村民领到了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900余万元订单收益。
  据介绍,商都县素有“薯都”之称,因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百姓主要种植莜麦、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亩均收入只有200元到300元。尽管种植条件恶劣,但对于马铃薯繁育却是“风水宝地”。“马铃薯繁育对气候要求比较苛刻,要考虑海拔、光照、温度、风力等,而商都县具备了这些条件。”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说。
  希森集团一直致力于培育中国自己的优秀薯种,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希森6号”诞生;2017年、2018年,该品种在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亩产分别达到9.38吨、9.58吨,两度刷新世界纪录。“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8000多万亩,居世界第一,但单产落后,产量仅居世界第93位。究其原因就是种子落后。‘希森6号’薯形好、抗病、抗旱,而且产量高,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梁希森说。
  2006年,希森集团把马铃薯繁育工作从乐陵拓展到了商都县。2019年,他们在商都县牵头建立“喇嘛板马铃薯扶贫产业基地”,探索实践“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繁育微型薯的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喇嘛板村脱贫致富提供了支柱产业,当年即实现了“人脱贫、村退出”目标。2020年,114户农户参与到了生产收益链中,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带动户均年增收3万到4万元,扶贫成效显著。
  喇嘛板村形成的产业成果、机制成果和发展成果,不仅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典范,也为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村里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种小麦产量有限,马铃薯种子退化也很严重,产量不高。自从梁总给我们贫困户搭起大棚,教我们种植马铃薯原原种,一亩地就能增收近2万元。今天,我拿到了6万多元订单收益,特别高兴。”村民梁千说。
  2015年,我国把马铃薯正式列为第四大主粮。“这是一个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人才,提高育种、繁种面积,争取育出更多的优质种子。”梁希森说。截至目前,希森集团已累计培育出1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依托北京延庆、山东乐陵、内蒙古商都3个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累计推广种植马铃薯超过3150万亩,遍布全国四大马铃薯种植区,惠及150万薯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