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成:以心换心 帮贫济困

史建成(右)走访了解贫困户脱贫情况。 记者刘振兴摄


  我是2017年1月调任扶贫站的,之前在经管站、人社所工作,来到扶贫站后我非常重视贫困户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年具体帮扶过多少家庭记不清了,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金英和孙鸿森家庭。
  2018年,桑庄村包村干部反映,有一家比较特别的贫困户需要扶贫站前来协调,我得知后,立即赶往桑庄村。我和同事驱车赶到孙金英家,一开大门便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整个院子里堆满了垃圾,只留下大门到屋子不到1米宽的小路。走进屋后,一个女孩趴在床沿上看书,那便是孙金英,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看起来人很精神。
  与孙金英攀谈后得知,其母亲石花来患病无法自理,父亲孙景胜靠政府帮扶和捡垃圾维持家里的生计。近几年孙景胜身体出现了问题,又染上了酗酒、吸烟的坏习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孙金英才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教育。孙金英学习较好,但受家庭环境各方面影响性格过于内向,存在自卑感。
  了解情况后,我回到单位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集中研究如何因户因人施策,制定帮扶计划,最终确定先从家庭环境卫生入手,为孙金英创造一处能正常学习的地方。
  我和包村干部三天两头为孙景胜做思想工作,几经周折,最终孙景胜同意将院里垃圾处理掉。第二天我便同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十几名工人为其清理院子,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将垃圾清除完毕。随后,经镇政府批准,为孙景胜家翻盖房子,同时新建一处房屋用于存放杂物等。孙金英终于在家中有了自己的学习课桌,疫情期间我们还为她购买了手机上网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孙金英变得开朗了许多,每次去走访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现在,孙金英读初一,孙景胜也戒掉了酗酒恶习,并在院内种起了蔬菜。
  与孙金英不同,西堡村的孙鸿森是他父亲孙希庆找到的我。 2019年8月的一天,孙希庆来到我的办公室,一进门就要跪在地上,让我“救救”他的孩子,我赶紧将他扶起。孙希庆告诉我,孙鸿森的母亲于2012年离家出走,他本人因年事已高,无经济收入,也没有了劳动能力,家里的生活就靠扶贫补贴。母亲的出走对孙鸿森打击特别大,原本很开朗的孩子变得整天郁郁寡欢,不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初中没上完就退学了,再到后来就整天躺在家里玩手机。
  了解情况后,我和同事每天都到孙鸿森家与他聊天。刚开始几天,孙鸿森一直低着头不与我们交流,自顾自地玩着手机。慢慢地,他开始与我们沟通交流,最后孩子彻底敞开了心扉,跟我们聊想法、聊感受等。
  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了,但学业不能落下。随后我与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取得联系,告知孙鸿森相关情况,校方领导表示十分支持,不仅能减免学费、发放补助等,并且承诺毕业后解决就业问题。于是我自己开车将他送到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其报名、办理入学手续。自此,孙鸿森放下手机,走进学校,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孙鸿森因表现优异,多次被学校送往青岛、武汉等地交流学习。
  目前铁营镇享受政策贫困户370户,共647人,镇上有9个扶贫项目,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我一直坚信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很多工作都能得以顺利开展。
(记者李晓楠整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