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水和谐生态乐陵

节水宣传进校园
龙山公园内处理过的雨水用来浇灌绿植


  我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为抓手,优化水资源配置,发展水循环经济——
  近期,我市节水工作捷报频传: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顺利通过“大考”,验收合格;在省节水型社会创建技术评估中,我市获得103分的高分,通过。
  对一座城市而言,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城市发展的基础。为此,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节水先行”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城市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以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为抓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节水各项工作,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用水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倡导节约用水好风尚,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实现了人水和谐,打造了一张开源节流的水名片,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理念为引领,凝聚创建共识,激发上下合力

  “创建节水型城市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 ”自2018年3月,我市启动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市政府主要、分管领导,在多次工作调度、调研中,反复强调的这一理念,成为我市水务部门、各界干部群众的集体共识和自觉行动。
  事实上,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城市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全市计划用水、地下水资源等城市节水管理工作。去年,为了更好地开展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又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编办、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17个局主要领导组成的乐陵市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
  创建领导小组对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结合实际下发了《乐陵市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将国家节水型城市34项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各市直部门也制定了各自的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负责人、责任科室、责任人,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同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数据共享和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强化督促检查,将全市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作为一个完整整体对待和运作,创建工作流畅运转。
  节约用水,规划先行。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我市编制完成了《乐陵市城市节水专项规划(2018-2035年)》,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不同行业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提高了节水工作的管理、技术和保障措施,明确了节水的重点和方向。“制度和规划是带有根本性的,管长远的,城市节水专项规划是我们建设节水城市的‘蓝图’,也是推动节水城市创建工作的‘地图’。”市水务局局长邢恩元说,我市还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先后制定了多项规范性文件和相关节水配套制度,全面制定实施了定额用水与计划用水管理制度、水平衡测试制度、节水投入制度等;出台了“乐陵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实施细则”;出台了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先进社区的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了模拟检查的办法和评分细则等,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节水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市节水既靠自觉,也需要依法的日常管理,”市水务局党委委员刘玉花说,市水政监察大队严格落实节水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巡查、执法监督等一系列水政执法制度,先后组织了封闭自备井、水平衡测试、节水器具改造、用水器具销售市场及农贸市场、洗车、洗浴场所擅自取用浅层地下水行为查处等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执法巡查50次,120人次,现场处理各类违章行为10余起,举报查处率100%,在全市上下营造了“节水光荣”的氛围,人人争当节约用水的参与者、践行者。

  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水活城,城因水美

  龙山文化公园、清风公园、平园、博雅公园、枣林公园、体育公园、旅游公园、儿童公园等10余处公园,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乐陵城区的各个角落。这些主题公园虽然景色各异,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处处彰显了“生态环保”和“海绵城市”的理念。“咱乐陵虽然没山,但是公园里大大小小的‘水景观’让公园有了灵性。 ”市民李文静称赞说。
  水是城市的命脉,我市紧紧抓住城市发展的有利时机,以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建设和老城区、旧村改造等为契机,加快城市供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近年来,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了乐陵市丁坞水库供水主管道工程,为工业区用水和龙泉水厂水源供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完善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市区共建有2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8万立方米,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017年起,在中心城区27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了污水管网支管到户和雨污水分流工程,完善了市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使全市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大大减少直排河道的污水量,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据了解,乐陵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5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47立方米,是山东省人均占有量的61%,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0%。因此,我市在重视节流的同时,还积极探讨开源的途径,研究落实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解决“水质型缺水”带来的困扰。比如,潘家休闲公园、市体育公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下洼式绿化、雨水花园、植草沟、停车场透水铺装等将雨水收集、利用;龙山公园、市儿童公园、阜盛公园、博雅公园等,施工设计时就考虑雨水的收集,经过处理后作为内部绿化、卫生冲洗用水;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自筹资金投资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实行中水回用处理,每天节约新鲜水约500立方米。
  同时,我市还高度重视对再生水的利用,在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确保再生水利用设施正常运转,水质符合国家再生水水质标准。绿化、景观、环卫等用水首选再生水、雨水。近两年,加速推进市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深度处理工作,通过采用深度处理技术、工艺,使污水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市区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水已全部达到再生水标准,可用于河道景观、城市绿化。
  按照“治理一条河道、建一处水利风景区,建设一项水利设施、建一处景观”的思路,我市整合小农水、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等项目资金,实施河道清淤、岸线绿化、护坡生态治理等工程,打造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长廊,城市环境因水美化。
  在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方面,我市立足工作常态化,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全市设立河长863人、河管员447人、警长162人,建立“河长+警长+网格员”的日常管护机制。开展“清河行动”期间,拆除违建10万平方米,清理拦河渔具3000套,封堵排污口67处,河道生态大幅改善。 2018年又积极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对易反弹问题排查治理,巩固治理成效。

  打造绿色节水生态名片,勾画出天蓝水碧、人水相亲的和谐图景

  在我市的大街小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让节水成为习惯”等节水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随着节水城市、节水社会的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我市社会节水宣传的氛围也日渐浓厚,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各部门、乡镇(街道)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和“节能宣传周”等节点,开展集中主题宣传活动,围绕普及节水知识和提高节水意识等内容,下发活动通知,通过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先后组织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水进企业活动”“节水进校园——征集节水宣传画活动”“加强节水减排,促进科学发展——节水进社区活动”等一系列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节水宣传活动;市电视台、市区大型电子屏幕播放节水公益广告;在乐陵市门户网站开设节水专栏等,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并组织了专题讲座和参观交流活动,向市民和用水单位推介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工艺,增强了市民的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多数市民逐步实现了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的转变,形成了惜水、爱水和节水的好习惯。
  “只要每个人都树立节约意识,都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就能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上月29日,澳林·中央世纪城小区居民孙管胜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小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小区。
  刘玉花介绍说,我市把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创建三个载体建设作为实现节水型城市创建目标的关键和核心任务,精心组织部署,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居民积极参与,截至目前,共有3家用水企业、单位创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
  通过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活动,各单位建立健全了节水管理制度,摸清了用水现状,配齐了计量设施,促进了节水科技研究和节水技术改造,推进了循环用水,提高了用水重复利用率。如乐陵市乐源热电有限公司投入节水技改资金100余万元,加大节水技改力度,完善全厂工业冷却水回用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每年可节约新水量4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由原来的82%左右上升至97.5%。
  节水型小区的创建则与居民节水器具改造工作相结合,各新村、小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完善小区节水管理,加强创建组织、宣传、制度等建设,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行动、参与创建,为创建节水型城市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对节水器具的监管方面,坚持“破”“立”并举。一方面,市水务、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对市区主要销售市场及多家销售店进行集中检查,从源头上制止非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流通。另一方面,明确要求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公用与民用建筑必须安装、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淘汰落后的用水器具,安装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生产、销售或者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工艺、设备与产品,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切实加强对销售市场的监管。
  如今在乐陵,一幅天蓝水碧、人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和谐图景已然展开,“省级节水型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开启了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新征程。□本报记者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 郝坤 朱建坤

让人人节水成自觉

□胥爱珍

  省级节水型城市的成功创建,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的充分彰显,意味着我市节约型社会创建迈出重要一步。然而,节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打好节约用水这场持久战,必须再接再厉,持久发力,让节水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期间,我市重视宣传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水护水宣传活动,对强化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的节约行动尚不自觉,在一些公共场所,“长流水”的现象偶尔存在,这警示我们,节水护水宣传不仅要打“突击战”,更要常唱“四季歌”,真正让节水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强化缺水的危机感,增强节水的责任感。
  节俭养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水看似小事,事实上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节约用水更是节俭美德的一种体现形式。节约用水不是口号,需要全民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每个人都在潜意识中形成不能浪费一滴水的观念,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把节约用水行动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真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节水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到“爱水、惜水、护水”,成为节水行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