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公安情报工作的他,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获各类案件——王涛:大数据里锁定疑犯真凶

王涛(中)和同事交流案件侦查情况 钟伟摄


  3月初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市公安局见到该局情报大队大队长王涛时,他刚刚吃完中午饭——一份简单的盒饭,满脸轻松地和记者拉呱:“这几天,总算吃了个安心饭。 ”
  原来前不久,我市先后有两辆高档小汽车被盗。接警后,情报大队与刑警大队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成立专案小组兵分两路,一路民警调集案发地附近所有路口的监控视频苦苦分析,另一路民警顺着蛛丝马迹一路向外地追踪……没出3天,他们就在外地一个偏僻县城里先后发现了那两辆被盗车辆。
  重大案必破、系列案必击,王涛于1997年淄博警校毕业后,进入乐陵市公安局工作,从最初负责刑侦技术工作到如今负责公安情报工作,一直战斗在公安破案一线。
  在担任刑侦技术员的16年里,他兢兢业业,参与各类现场勘验2000余起,走遍了全市村村落落。
  在公安情报岗位上的5年里,他参与了400余起案件的合成侦破,在他负责的部门,3%警力参与完成了全局60%的案件侦破。“别说不行! ”这是王涛向大队民警们布置任务时常说的口头禅。他解释:“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我们与犯罪分子比的是智慧、拼的是体力、抢的是时间。只要犯罪分子作案,就一定能找出蛛丝马迹。”

指纹,从一条线比对开始

  王涛说,无论是干刑侦技术还是公安情报工作,大部分时候是不和犯罪嫌疑人直接交锋的,他们常到犯罪现场去看,利用“天网”监控去看……通过观察、分析推演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为破案提供最直接的线索和可靠的依据。因为用眼用脑居多,所以干工作“一定要耐心、细心,耐得住寂寞”。
  比如“指纹识别”,是公安破案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正是从指纹识别开始练就了他坚毅、耐心、细致的性格。
  记者看到,在电脑上,一枚指纹即使放大无数倍,依旧是恍如迷宫般的纹理和沟回。这枚“指纹”和上枚“指纹”仿佛没什么不同……
  但看了十几年“指纹”的王涛对此经验丰富,他指点:“看指纹,要先分清是哪一类型,比如有斗型、箕型等。先从指纹上的一根线看起,不要放过任何特征。”在浩瀚的线条纹理中,王涛能通过这个指纹的特征,告诉记者这个指纹属于什么人,是哪次办案时采集到的。
  一般指纹的中心含有大约50个左右的特征点,从这些特征点所取得的纹路位置、方向都成为比对的基本数据。编辑好的一枚指纹,提交入信息库,由大数据系统自动滚动筛选,根据各种指标评分,从高到低,筛选出几十枚不等的疑似指纹,然后就一枚一枚地进行肉眼比对了。
  这真是一个静默的战场,没有对手,没有交锋,更像是一个人跟自己作战:克服错觉、视觉差和图形陷阱。
  “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找到这个人! ”王涛感慨,“这比我刚上班时好多了,那时还没有大数据帮助筛选,连数据库都没有。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犯罪指纹后,要到前科人员指纹资料中一一翻找比对,工作量常是如今的几十倍,有时候也不一定能比对到。 ”
  2000年,我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被盗金额8000余元。现场只提取到一枚残缺的指纹。接到工作后,王涛自己对着那枚指纹,足足看了6个小时。眼睛看花了,闭眼5分钟又继续观察;脖子酸了,站起来走几步,用手揉一揉又投入工作。他在5000多份指纹资料中一个个甄别着相似指纹……终于筛选出了最相近的犯罪嫌疑人,为当时破案提供了重大线索。“犯罪分子被抓捕归案,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王涛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

一个案子,至少调看200G监控视频

  在市公安局六楼的视频侦查室内,几位民警紧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地移动鼠标,时而快进,时而回放,努力寻找着案子的蛛丝马迹……王涛介绍,这是情报大队民警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一幕。
  2017年,黄夹镇、化楼镇等3个砖窑厂相继发生电瓶、变压器被盗事件。王涛接到这个案子后,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因砖窑厂处于农村,案发地点没监控,同时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非常强。对此,王涛直接把案发地附近10公里内30余个出入口的监控全部调集出来,另外派民警去附近银行、超市等调查出入情况,结果除了“天网”上的监控视频,他们自己搜集来的监控视频就有200G之多。
  王涛将情报大队民警分成几组,大家分片找。最终,在化楼镇一个扬水站发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摄像头,并在它对着土路的画面中找到了那个一闪而过的白影……“一个案子看200G的监控视频其实不算多。”王涛觉得无论是现场寻踪的“笨办法”,还是利用“图侦”的手段,只要能找到犯罪分子,就是好办法。所以,他一直倡导多种手段“合成作战”的情报工作理念。
  这也是王涛通过长期实践的深刻体会。
  2013年,丁坞镇发生一起放火杀人案。那时候“天网”正在建设中,村子里也没有监控。在案发现场,王涛和其他民警在判断出入口的时候,只看到嫌疑人出去的痕迹,没看到进入的痕迹。
  正值夏天,闷热的天气,王涛和同事在办案现场一寸一寸地找……6个多小时滴水未进,大家虽然都没做声,但对视的眼神已明确了“没希望”的意思。
  面对这种情况,王涛觉得自己要冷静下,于是转去隔壁一个偏僻简陋的小屋里,正值夕阳西下,阳光从西边的小窗户里斜照过来,王涛对着照在墙壁上的那缕阳光发着愣,想着犯罪分子的踪迹该怎么找,却惊奇看到了上面“明晃晃”的脚印。
  抓住了这个线索,一切势破如竹,他们顺着踪迹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当犯罪嫌疑人打开房门看到突如其来的民警时,竟呆呆地问:“你们怎么来得这么快……”
  这种情况王涛不是一次遇到了,很多时候,案发后由于受害人没有保护现场的意识,勘验起来难度很大。如果现场勘验不出有价值的物证信息。在了解案情后,王涛常会根据当时的环境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习惯等,继续勘看,直到成功比对上。
  “这就叫上天不负苦心人! ”王涛铿锵有力地说:“犯罪分子只要作案,就别想睡好觉,等我们揪出他们的踪迹吧! ”

以战代训,播撒情报工作的“火种”

  去案发现场勘查,王涛必带手套、口罩、提取生物检材的必备物品这三大“法宝”。“现场勘查是整个侦查工作的起点,关系到整个侦查办案的成败。 ”2013年,王涛走上情报部门的领导岗位后,要求大队民警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都要做到必勘、必采、必录、必比,要保证现场勘查的质量。“情报工作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在任何条件下,你们都不能将‘勘现场’变成‘看现场’,要根据不同现场,主动思考,发现不起眼的线索。 ”他常这样对队员们说。
  他采用以战代训的方式,让民警带案到情报大队开展合成研判,剖析案例经验得失;手把手教,以现有案件为例现场示范操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四处撒播情报工作的“火种”。
  情报大队民警杨清波深有体会:“我2015年开始接触情报工作,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好几个案子,都是王队长带着我们到现场,鼓励我们自己先看先发现、多思考。每一个案子都有不小的收获,受益匪浅。 ”
  自2013年负责情报大队工作以来,王涛和他的团队通过情报手段支撑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00余人。依靠在实战中练就的过硬“真功夫”,他们不仅在实战中连创佳绩,还接连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9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刘文芳 苗丛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