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端午

邱立新

五月的夏是饱满的灿烂,绿丛青翠,万物蓬勃,草木的微香里,有我们心心念念的端午节。

小时候,端午是吃粽子、采艾叶、系五彩绳的纯真美好与欢笑,长大后,端午是对家的思念,对往事的感怀。

在老家,端午又称五月节,是个隆重的节日,每一年的端午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端午采艾草,是那时候我们全村最热闹的快乐事。田里的秧苗一望无际,在热热的夏风吹拂下,翻动着层层麦浪,田埂上,总有一丛丛艾草,在麦浪里摇动湛绿茎叶,舒展着鲜翠欲滴的美好姿态。五月初五清早,挎上小篮子,和村里伙伴们约上,向一望无际的绿田野、河滩地出发,采一篮篮挂满露珠的鲜艾草,挂到家里的格子窗、房梁、门楣上,不仅能驱蚊赶虫,还能祈福安康。因此,艾草的香味儿,就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最隆重的喜悦还有吃黄米粽子和咸鸭蛋。五月节的头一天晚上,母亲把黄澄澄的大黄米倒进木桶,拎到水井边淘洗,然后倒满干净水,盖上瓦盖泡一宿。第二天,她又早早起来,把泡好的粽叶冲刷干净,旋成大酒盅一样的小斗子,放进一勺泡发好的黄米,再搁进一个红枣,或者一匙红糖压实包紧,一个个俊俏的粽子就在母亲的巧手下诞生了。煮粽子时,大锅里放上清水,粽子摆放到中间,四周再码一圈鸡蛋鸭蛋,玉米秆柴火烧开后,清早的土平房里,就弥散起甜香、米香和粽子叶的清香味了。这味里,有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有满满的思乡情结,更有母亲汗滴里的辛劳。

端午节辛勤劳作的身影里,除了母亲还有奶奶。那时,奶奶总在清早上,用菖蒲沾着酒,点撒门庭墙角,说是防虫。吃饭时,她还把她给我们扎的小葫芦、小笤帚用红线和艾草叶编到一起,喷洒上雄黄酒,再给我们戴到衣襟的第二个扣子上,说吉利顺祥。那时的我们,还不完全懂得老人家的心意,只是为着好玩,总争先恐后地让她给我们扎小葫芦、小笤帚,可我们不知道,这些拴着红线的小葫芦、小笤帚里,饱含着十多个夜色星辉下,奶奶油灯旁的辛劳。

古往今来,端午是个美好节日,这份美好里,蕴藏着许多人间真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