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好家风

谢尚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国家虽繁荣富强,人人都能吃饱饭吃好饭,但我们依然要敬畏粮食,让爷爷辈饥荒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记得我们小时候,父亲教我们读《悯农》,让我们知道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

父亲告诉我们,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饱含了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父亲的话,我们都能懂。那时候,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农忙时节,母亲带着哥哥和弟弟去割麦,哥哥手蜕皮,镰刀握久了就要流血。尤其是夏天,哥哥的脚被麦茬戳破,流血了,我看着都觉得疼。弟弟年纪小,每次割麦割到哭都要继续割。打麦的时候,一家人忙不过来,我们兄弟姐妹也要做力所能及的活儿,还要请邻居帮忙。小麦收回来,摊在地上晾晒,晚上装起来,白天倒出来晒,一遍一遍翻晒,作为参与者,我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吃饭时,要求我们一个米粒都不能剩。在饭桌上,经常会看见长辈们把掉在桌上的米粒捡起来送进嘴里,令我们对粮食心生敬畏,我们从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养成了节约粮食不浪费的习惯。长大之后,生活条件好了,餐桌上的菜肴多了起来,我们依然坚持不剩饭。现在,国家提倡“光盘行动”,因为勤俭节约,绝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情,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行动。

到饭店吃饭时,我们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饭菜就打包带回家,隔顿加热再吃。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忍饥挨饿,我们又岂能浪费粮食呢。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们一直珍惜每一粒粮食。前几天看父亲下田忙碌,小侄子伸手玩麦苗,被父亲制止。父亲非常宠爱小侄子,巴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他当玩具,唯独粮食一粒都不让他浪费。平日里,父亲对孙子孙女也是百般宠爱,但是,他从来不会纵容孩子们浪费粮食。孩子们在父亲家吃饭,父亲一定会盯着他们吃光碗里的饭,孩子们也都很听话,从来不会吃剩下一粒米,吃得干干净净的。我们也常常用父亲的话教育孩子,不许他们浪费一粒米。节约的习惯养成了,不单单是粮食,就连衣物等其他方面,我们也同样节约。

珍惜粮食、艰苦朴素,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优良家风,我们一定会代代相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