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鞋认亲


  有一年秋天,八路军某部转移到恭敬李村驻扎。日军获知消息,集结数个据点的日伪军,分路向恭敬李村合围。我军侦察到敌人出动,安排百姓出村躲避,部队向其他村镇转移。
  在恭敬李村村南,有一大片无人耕种的荒野,沟壑纵橫,荆棘丛生。其间还有许多一两人高的碱土坡。日伪军扫荡时,有些百姓没有向远处躲避,而就近在村前这片荒野中隐藏下来。
  敌人在村中扑了空,连百姓也没看见一个,很不甘心。人马喧嚣地白折腾一场,又集合队伍于村外,分兵搜索。他们窜至村南的野地中,遇到可能藏人的荆丛、沟壑,用机枪扫射,骑马践踏,?手榴弹乱炸。
  加上远近荒地中都布满了伪军的岗哨,这些在各处藏身的百姓见难逃一劫都走了出来。敌人把他们驱赶到一处,逼问八路部队逃到哪里去了。最后,他们将张鸿谋、李清江绳捆索牵,押入村东北三里处的小李家据点,交由一个姓李的伪军队长负责审讯。
  张鸿谋是恭敬李村的抗日村长,为了不连累太多的百姓遭受拷打,自己由人群中站出来表白了身份。李清江是粮秣员,负责协助村长为抗日政府征收钱粮,记录财务账目,带领民兵破坏敌人公路、电话线等。他的上衣口袋处有墨迹,是因常挂钢笔染上去的,也被日伪军拽出人群。看胸部有无墨迹是日伪军识别我抗日军民的方法之一。在日伪车看来,衣袋有墨,说明人经常用笔,说明其识文断字,有知识,人若有知识,其心中就应该明白什么叫民族大义,人一明白了民族大义,就很难被日伪奴化宣传蒙蔽,就容易挺身抗日。
  在冀鲁边区,绝大部分知识分子或直接投身于抗日队伍中,或很自觉地为抗日队伍做些相关的工作。事实是,在杜步舟抗日救国军第六团中,知识分子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部队的骨干力量,以第六团为班底的抗日武装,一度是冀鲁边抗日干部的摇篮。
  张鸿谋和李清江被押至据点后,什么也不肯说。敌人黔驴技穷,最后死了心、也发了狂,不许筹钱赎身,一定要将他们二人活埋。于是,按照伪军队长的命令,伪军们在据点外面的野地中挖了一个大坑,把张、李和另外8个从别处抓来的人推入坑中,随即填土踏实。
  转眼间,10条人命就这样被闷死在黄土里。
  张、李家人亲族闻讯大悲。村里的街坊邻居们商量,活人是捞不出来了,但应当把他们的遗体设法运回家,让二人入土为安。要办成这件事,面临两个困难:其一,动手要在夜间,如被日伪军发觉,又会重遭大难。其二,10个人在黑暗中扒开土摸索,怎样才能避免认错了遗体?
  他们的妻子们想出了办法,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了两个殉难人鞋子的颜色、布料、样式、尺寸,以至鞋底打纳时的线脚等,说可以依据鞋子辨认。众人听了,觉得此法可行。
  第二天,村里派人到了据点,通过关系贿赂了几个有同情心的伪军,让他们在夜里行动时照应一下,以避免事未办完就被敌人逮住。
  当天深夜,恭敬李村出动数名胆大又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他们挖开大坑,按张、李遗孀的叙述,仔细辨认了一番这十具遗体脚上的鞋子,感到没有把握,就将其中两双鞋子拱下来,送回村中请她们鉴别。两个女人一见布鞋,都是自己一针一线地纳了鞋底做成的,却没想到他们穿着它就这样走了,当时就放声大哭——人认得对。
  接着,村民背回了张、李二人,遗体虽然开始腐臭,但皮肤还没腐烂。死者亲族中不敢大肆操办丧事,村里也早已找好地方挖了墓穴,人背回来就直接下葬了。 摘自《乐陵抗战那些年那些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