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规模化 稳粮又增收

——郑店镇积极打造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区

“高标”见高效 农田“好种粮

“去年秋收,我们合作社的玉米亩产达1200斤,大豆300斤,赚钱了!”1月18日,提起收成,郑店镇买虎村党支部书记马丙一满脸喜悦。

马丙一的喜悦来自郑店镇稳步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10月开始,郑店镇改造包括买虎村在内的20个村的3万亩农田,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路、沟、渠、涵全部配套到位。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田块平整,更便于机械化作业了,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这样算下来,增收更容易了。”马丙一说。

对此,经常和村民打交道的郑店镇副镇长薄滕滕感受深刻,以往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弱,农户最怕极端天气。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系列工程,有效增加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郑店镇在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去年继续实施6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达1170万元,规划实施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地力提升等四大工程。12月底项目完工后,全镇高标准农田达到12.6万亩,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好土地是基础。作为农业大镇的郑店在实现方田路全部通车、推广实施秸秆还田、土地深松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去年对德惠河胜利沟闸、杨棋沟闸等6处水闸进行提闸。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300余万元对德惠河11处病险水闸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加大辖区河道沟渠清淤力度,彻底打通竹节沟、断头沟等,其中对崔楼沟、杨棋沟清淤2公里,提高河段防洪排涝能力和引水效率,改善灌溉条件。

“现在通过提质改造建成高标准农田,还畅通了沟渠,整修了这一带的道路,不仅蓄水灌溉很方便,对环境也有很大改善,大家都非常满意。”作为受益者,刘呈基家村种粮大户梁在春脸上绽放着笑意。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稳产增收的根本。郑店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把提高水浇条件作为保障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着力推进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宜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配套建设水源工程、田间道路。同时,把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真正让‘粮田’变‘良田’。”郑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书峰介绍,去年全镇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小麦每亩均产683公斤,玉米每亩均产772公斤,近5万亩良田实现“吨半粮”目标。

土地“入托”农户“种好粮”

“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土地一托管,我们就坐等收成!”1月18日,郑店镇张北台东村村民李建国在经营的超市里,给顾客称菜的间隙说起现在的农业生产,直说“太省心了”。

李建国的超市有800多平方米,服务附近4个村庄。原来,麦收秋种农活越忙顾客越多,他自己的16亩地有些顾不上。乐陵市良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托管服务彻底解除了他的烦恼。

“从种到收再到卖,不仅省心,各个环节都在节本增效。”张北台东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河也是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起托管的好处,他侃侃而谈,“我们设备全,飞防、施肥等田间管理及时,从播到管到收,全程由市农业技术员跟踪指导,合作社统一从厂家采购农资、统一管理,这种方式比原先种地成本更低、收成更多。”

不仅如此,合作社的烘干存储也发挥了大作用。李建国去年收获小麦1万多公斤,直接从地里运到了合作社,免费烘干、免费存储。和以往路边晾晒比起来,不仅节省了人工,还降低了损耗。

“合作社托管的小麦亩产达到1400斤,比往年多收了200多斤。产量有保障,收费还不高,一亩托管费仅20元。再加上小麦价格高,一斤1.55元,一亩地能多收入300多元钱。”刘良河说,看得见的效益让村民纷纷选择了托管服务,全村160多户村民,90余户选择了托管,其他全部入社。

郑店镇作为试点乡镇在全市范围内第一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据统计,全镇能提供土地托管服务的合作社115家。去年上半年该项目服务农户2203户,服务面积3.1万余亩,为农户获得惠农资金65万余元,为村集体增加服务性经营收入220余万元;下半年,服务农户600户,服务面积1.6万余亩,为农户获得惠农资金4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服务性经营收入140余万元。

立足乐陵市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郑店镇加强技术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开展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目前,郑店镇共打造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区2. 01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二位。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郑店镇高质量打造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区,按照基础设施齐全、粮食作物集中连片原则,以振兴新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将项目区划分为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类。

乐陵市瑞泽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20亩地为攻关区,并由合作社统一提供农资和服务,包括耕地、播种、麦种、小麦底肥、小麦追肥、玉米“一防双减”、小麦“一喷三防”等。按照预计,他们小麦亩产可达725公斤,对此,合作社理事长樊学彬充满信心。

信心来自合作社现代化的农机支撑。去年麦收前,合作社新增了3台联合收割机,拥有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硬核“科技”。“新设备不仅提高了作业精度、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最大程度降低损失率。”樊学彬介绍,瑞泽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农机、农艺和智能技术完美融合,麦田里满满的智慧农业科技感。

“去年秋收,随着玉米茎穗兼收机等新型农机的推广,每亩增产40多斤,同时节省收割费90元,农户每亩可增收150元左右。”郑店镇农机站站长薛军峰表示,目前,全镇拥有联合收割机、无人飞防机等大中型农机设备300台套。

就地转化 粮食“给身价”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日,走进瑞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糯玉米加工车间,工人们忙活着将高温蒸煮冷却后的糯玉米打包放入冷藏库,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冷库里,120万根糯玉米摆放整齐。

“我们2020年开始种植糯玉米,以前收了需要立即卖,生怕玉米老了卖不上价。前年,合作社建设加工厂房、冷冻车间、冷藏车间,糯玉米开始向加工、冷藏、销售等深层次环节发展,错季销售,收益增了3倍!”谈起加工糯玉米带来的好处,樊学彬说。

樊屯村位于郑店镇政府驻地东北方向10公里处,过去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产业支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郑店镇樊屯村整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组织村里闲置劳动力就业,通过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成立了乐陵市瑞泽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转变以往单一种植结构,引进特色糯玉米种植。

“特色产业有赚头,咱撸起袖子加油干。”樊学彬感慨,从最初的400亩地增加到现在的一年两季3000亩,糯玉米年产值达700万元。不仅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一年也增加了15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郑店镇做足做精“农产品深加工”文章,积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的经济效益,让乡村振兴更“出彩”,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去年8月,我们与林贡栈酒业签了订单,高粱收获后直接送到公司,价格也合适,我们非常满意。”说起合作社的订单高粱,郑店镇新合新村党支部书记王荣旭高兴地介绍。

林贡栈酒业有限公司是郑店镇本土企业,年产白酒达300吨。公司根据市场行情,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对高粱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为发挥龙头企业拉动作用,郑店镇党委政府组织附近村庄,为林贡栈酒业种植订单高粱。

该镇打造订单农业党建共同体,动员群众流转土地。目前,形成新合新村、镇东新村、郑店新村、乐陵市林贡栈酒业有限公司四个党建共同体抱团发展的格局。“我们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集中党建共同体内部土地,实行订单式种植。由林贡栈酒业提供订单,村集体和合作社共同完成,拉长产业链,也提升了粮食就地转化能力,帮助村民增产增收,形成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郑店镇党委书记赵世昌说。

目前,该镇已经落实订单高粱种植面积1100余亩,比传统种植每亩可为村民增收300余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